
据全拓数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中国健身俱乐部门店数量约44305家(不含港澳台,不含所有类型的工作室),尽管受疫情影响,数量比2019年的49860家下滑了11.1%,但中国的健身俱乐部市场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市场。
中国整个健身行业的健身会员数约为7029万(不含港澳台),在14亿的总人口基数下,中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环比去年增幅3.19%,而美国健身房会员的渗透率为19.0%,英国、德国、法国分别达到15.6%、14.0%和9.2%,这意味着中国的健身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大众对于优质健康资源和高质量健身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传统的运动健身行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技术水平有限,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智能健身3.0时代应运而生。所谓的“智能运动健身”是一种以科学健身技术为核心,以智能化健身硬件为载体,以满足个性化、高效健身需求为目标的新型健身方式。

在“智能运动健身”火起来后,随之异军突起的还有相关产业。目前智能运动健身行业的应用形态主要有智能健身硬件、智能运动软件、智能健身房三种。其中,智能健身硬件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不少主打健康运动的商家和企业推出一款又一款的精密设备,比如智能动感单车、智能划船机、智能健身镜等。
作为集智能硬件、AI技术、内容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健身产品,智能健身镜其实就是展示一个AI虚拟教练,能够帮助人们在家实时指导健身教学,对于一些没有时间去健身房的人来说很方便。智能健身镜在关机状态下和普通的落地镜没有什么区别,开机之后,用户可通过屏幕播放的课程跟随教练健身,并结合智能纠错等功能实现人机交互。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不少厂商还面向付费会员提供了增值服务,譬如FITURE魔镜的用户可以得到来自专属健康顾问的定制化服务,而乐刻、咕咚等则利用自身平台的优势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在线服务。智能健身镜的硬件端承载的一系列软硬件、内容、服务,打造形成整体解决方案的思路,能打破健身领域传统的“场馆思维”限制,令专业健身能够在居家场景落地。

全拓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健身镜在2020年的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0.3亿元,出货量约为0.4万台,随着市场的快速开拓,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人民币112亿元,出货量达到约187万台。

全拓数据认为,智能健身镜的推出,为居家健身场景和部分商业化健身场景提供了一种体验感更强的解决方案。在健身市场趋于火热之时,更多的品牌、厂家开始关注智能化健身设备,将会加速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对于品牌而言,能否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运动健身体验,才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